第一章 朱家角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
2021-12-10 来源:朱家角人民政府
一、发展情况回顾与基础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朱家角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动荡复杂的外部环境、相互交织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经济冲击,朱家角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紧抓住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等历史性战略机遇,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产业升级转型、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步入新的台阶,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一体发展加速推进
“十三五”期间,朱家角镇主动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积极加强与近沪区域联动,进博会保障服务任务圆满完成,复兴路对接昆山曙光路工程全线贯通,东方绿舟至嘉善西塘、吴江黎里、长兴太湖龙之梦的跨省公交/旅游班线开通运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区域性公共服务项目落地建设,以朱家角人民医院为基础建成长三角智慧医院(一期)。积极打造一体化市场,通过统一标准、设立专窗、优化服务,设立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企业登记服务站,开出了首张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通办的营业执照,办出了首批在名称和住所中使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字样的营业执照,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正式挂牌并落户首家金融公司。积极探索劳动力自由流动,将跨省就业人员纳入“西劳外输”补贴范围,受益人员XX人。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推进深度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分别与江苏昆山市淀山湖镇、浙江平湖市广陈镇、安徽安庆市宜秀区等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
(二)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十三五”期间,朱家角镇继续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预计2020年全镇实现税收总额XX亿元,年均增速达到XX%;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落户企业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先后引进了中采服务贸易产业园、华院华东互联网产业园、朱家角科创园、上海股交中心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企业挂牌孵化基地等特色平台。结构调整有力有序,朱家角工业园区纳入市级产业结构重点区域调整项目,完成转型与关停企业XX家。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持续推进,累计完成XX公顷。朱家角古镇5A级景区创建进入资源评定阶段,年接待游客突破XX万人次,全区首张民宿备案登记证明落户朱家角古镇,全面采取预约制管理,实现了古镇在超大客流考验下的安全运行。
(三)城乡融合水平提升
“十三五”期间,朱家角镇成功创建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青浦区朱家角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年)》编制完成。轨道交通17号线朱家角站、东方绿舟站顺利开通,沈太路、沙淀中路、漕平路、漕平支路、课植园路、周家港村路等道路完成改造,淀浦河南岸体育公园正式开放。以“与世界对话的中国乡村”为主题,积极谋划和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承办了上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张马、王金、淀峰3个村成功创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淀峰村和张马村荣获国家绿色森林乡村,张马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并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公共服务加快完善
“十三五”期间,复旦兰生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并开工建设,复旦青浦医学园区和国际医疗中心项目落地,沈巷养护院、沈巷社区体育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养老床位XX张。泖阳路动迁安置基地等完成建设,累计交付动迁安置房XX套,完成旧住房修缮XX户、改造面积XX平方米、农村低收入危旧房改造XX户;华为人才公寓地块动迁按时完成。就业形势保持稳定,XX名小城镇社会保险人员纳入国家基本社会保险,对镇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领取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医疗大额自负人员等三类困难人群发放补助金XX万元。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断健全,村居“一站两中心”实现全覆盖,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十三五”时期,国家卫生镇复审、全国文明城区和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镇创建有序推进。“五违四必”整治扎实开展,累计拆除违法建筑XX处、XX万平方米,消除违法用地XX亩、腾退土地XX亩,轨道交通17号线沿线、无证码头堆场、“大江鸡场”等重点区域整治全面完成,所有村居成功创建“无违村居”。“三大整治”全面落实,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庆丰标准”并在全区推广。完成美丽家园建设任务XX项、美丽街区创建任务XX项,全镇人居品质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河长制、湖长制实现全覆盖,治理断头浜XX处,整体水质从XX改善为XX,朱家角污水厂三期建成投用;青松生态廊道、G50生态廊道、拦路港生态廊道、王金村生态园建设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扎实有效,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XX%。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朱家角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从长三角看,一体化进程将全面加速,特别是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将加快推进,形成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引领。从上海看,上海在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重整与提升发展空间布局,开启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新时期。从青浦看,全面承接两大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上海之门”,为全区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朱家角镇在“十四五”时期既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一)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
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到2025年,一体化示范区主要功能框架基本形成。朱家角镇作为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将由之前上海最为偏远的区域之一,一跃成为长三角的中心地区,其区位条件和发展预期将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将会集聚更多的海内外优质资源、特别是走向国际的民营企业。同时,根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朱家角镇所在的环淀山湖区域是示范区的创新绿核,是打造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的中心区域,并明确到2025年,先行启动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友好型产业创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等方面的显示度明显提升,朱家角镇潜在的生态优势有条件充分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随着青浦复兴路—昆山曙光路的打通,G50高速公路的拓宽,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项目的确定,一体化示范区城际铁路也将与轨道交通17号线朱家角站交汇形成双轨道枢纽,将进一步缩短朱家角镇与重要功能区域之间的时间距离。同时,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重在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动力;一体化示范区每年将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支持先行启动区的建设,朱家角发展的政策工具将更加丰富、更加有力。
(二)新城建设提速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按照独立城市的定位大力推进五大新城建设,青浦新城将力求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动机”之一,并与中心城区一道,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内圈”。朱家角镇相当部分的区域被纳入青浦新城范围,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朱家角片区将作为青浦新城的重点开发区域之一,随着复旦青浦医学园区和国际医疗中心项目的落地开工,将成为青浦引进的最大的“医、教、研、产”项目,在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产业有望进入新的快速上升通道;同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兰生复旦中学、华为人才公寓等重大功能项目建成投用,将有力提升朱家角的城市能级和品质、大大增强朱家角的科创能力和影响力,朱家角将凭借其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城市品质,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功能集聚区和投资目的地。
(三)特色小镇升级的机遇
朱家角“文创+基金”特色小镇是首批127家中国特色小镇之一,经过数年的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在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周边等优势区位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朱家角有望依托微型产业集聚区,发挥要素成本低、生态环境好、体制机制活等优势,加速主导产业集聚、优化江南水乡风貌、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新载体,推动形成特色小镇建设升级版。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未来五年发展环境和内在条件将发生诸多深刻变化,朱家角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经济下行的挑战。目前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面临周期性压力,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贸易规则受到严峻挑战,外需紧缩已经成为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财政支出刚性增大的矛盾日益凸显,政府过“紧日子”将成为常态。在外需不足、内需不振、各类风险剧变冲击凸显的背景下,朱家角将面临稳增长、调结构的双重考验,如何进一步通过扩大开放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任务艰巨繁重。二是资源约束的挑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总体方案》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明确规定先行启动区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规划建设用地不超过现有总规模。当前朱家角的建设空间已经趋于饱和,未来的发展有赖于存量资源的高质量利用,而目前朱家角在应对存量空间使用效率较低、盘活成本较高、引导业态转型升级等方面任务艰巨。同时,一体化示范区的水乡客厅将落户沪苏浙交界地区,作为生态地区的特色中央活动区,将吸引一批代表长三角的公共资源和重大项目。三是结构调整的挑战。目前朱家角镇的工业园区二次开发、高质量企业导入等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重点产业的支撑性还不强,新的产业承载空间有限,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与一体化示范区打造“创新绿核”的目标存在差距。对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现有招商项目距离标准尚有一定差距。与此同时,镇区与沈巷社区之间、镇区与环湖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相互支撑还需加强。
三、朱家角镇“十四五”发展定位、目标与布局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紧扣“提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水平”的主线,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优先、共建共享,民生优先、品质宜居”的原则,围绕“率先打造世界著名湖区,率先打造创新经济中心,率先打造生态价值高地,率先打造江南水乡典范,率先打造乡村治理样板”的总体目标,加快打造交通枢纽、创新枢纽、信息枢纽、金融枢纽、文化枢纽,跑出加速度、干出显示度,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具有显示度的开放、创新、人居、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极核。
(二)总体定位
“十四五”时期,朱家角要围绕“共融共生、兼收并蓄”,着力打造“新城新节点,诗意新水乡”。具体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长三角功能与城乡共融的生态宜居新城,全面融入青浦新城建设,推动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承载上海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加快引进和布局服务青浦区、辐射长三角的功能项目,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彰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打造成为长三角人居品质的中心之一。二是长三角创新与活力共生的创新发展样板,充分借助新技术、新业态带动提升现有产业,对接创新龙头企业集聚关联产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载体,打造成为长三角创新发展的样板之一。三是长三角古朴与时尚兼收的包容开放窗口,深化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既体现江南水乡的古朴特色,又体现融入世界的现代时尚,充分体现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传承创出新,打造成为长三角扩大开放的窗口之一。四是长三角自然与生态并蓄的绿色发展示范,进一步放大生态优势,主动会同周边区域加快探索体现生态价值,把生态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打造成为长三角绿色发展的典范之一。
(三)发展目标
1. 2025年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朱家角在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在青浦新城拓展区建设中具备较高的显示度,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新城建设两大战略叠加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总体发展目标概括为“推动四个新集合、打造四个新极核”。
——推动“对内开放+对外开放”新集合,打造改革开放新极核。充分显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开放节点效应,一体化示范区各类创新举措在镇内先行先试。认真贯彻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部署,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与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成为海内外资本进入长三角的重要目的地。“十四五”时期,全镇累计吸引合同外资XX亿美元,实到外资XX亿美元,“引大引强引实”企业XX家。
——推动“功能品质+城乡品质”新集合,打造新城品质新极核。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基本形成公共服务15分钟水乡生活圈,对外交通通畅便捷,内部交通微循环、慢行交通、静态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沈太路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精细化管理中实现广泛应用,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十四五”时期,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领先经济增长。
——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新集合,打造创新经济新极核。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存量土地二次开发取得突破进展,完成一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总部、科技研发、平台经济等产业功能更加凸显,朱家角古镇5A级景区创建成功,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服务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创新型、服务型、流量型、开放型、总部型经济集群。“十四五”时期,全镇税收年均增长XX%,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
——推动“生态提升+文化提升”新集合,打造生态价值新极核。生态总体质量稳步提升,空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化肥农药使用量进一步削减,全镇水环境总体达到IV类,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城乡生活垃圾全面实现分类处理,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古韵、绿廊、碧水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取得积极成效,主动争取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创新举措在本镇先行先试。三大整治成果持续巩固,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十四五”时期,全镇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耗任务。
具体来看,“十四五”时期,朱家角镇发展目标如下:
表1 朱家角镇“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
2. 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朱家角镇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全面建成“新城新节点,诗意新水乡”,成为青浦新城的重要功能性城区、淀山湖世界著名湖区的核心单元、江南历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核心展示区、长三角“创新绿核”的核心引擎。建成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形成绿色田园、古朴乡村、现代城镇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探索实践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建成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集聚一批创新要素资源,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成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等方面率先开展创新实践,形成更加成熟的一体化制度经验。建成自然与人文和谐宜居新典范,构建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跨区域、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网络,文化影响力和价值型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四)空间布局
结合朱家角镇的发展定位及阶段性任务,“十四五”时期,朱家角镇的空间布局为“一城两区”。其中:
一城:指G50以北的城镇区域,是朱家角镇的核心区,也是青浦新城拓展后的重要功能承载区。
两区:指沈巷产业社区和沈太路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两个功能片区,是朱家角镇产业转型、产城融合和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
图1 发展空间布局
编辑:朱家角
● 序言
● 第二章 高标准建设先行启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