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安桥横跨于东瑚瑎最东处,在真静庵前,由席端樊初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沈寀重修,如是可见初建应在清初。清代此处已设水栅门,为珠溪东栅。
详情
井亭港三桥(永安桥、中龙桥、涌泉桥)位于漕港河北,同跨井亭港,连接东、西井街,呈东西向。因井亭港地区时属昆山,故《珠里小志》、青浦县志等地方志未见记载。南桥永安桥是龙首,中桥中龙桥是龙腹,北桥涌泉桥是龙尾,富有神话色彩。此三桥形制为清代以后建筑,一色花岗岩,重力式桥台,桥面架石梁,板式桥栏,四角有抱鼓,两堍铺石级,桥梁简单实用,便捷两岸交通,是往课植园必经之路。
详情
井亭港三桥(永安桥、中龙桥、涌泉桥)位于漕港河北,同跨井亭港,连接东、西井街,呈东西向。因井亭港地区时属昆山,故《珠里小志》、青浦县志等地方志未见记载。南桥永安桥是龙首,中桥中龙桥是龙腹,北桥涌泉桥是龙尾,富有神话色彩。此三桥形制为清代以后建筑,一色花岗岩,重力式桥台,桥面架石梁,板式桥栏,四角有抱鼓,两堍铺石级,桥梁简单实用,便捷两岸交通,是往课植园必经之路。
详情
中和桥位于东湖街,跨市河,南北向,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2003年北桥台倾斜,遂修缮。该桥为单孔石梁桥,长20米,宽1.7米,高3.9米,一色花岗石,重力式桥台,桥面2根石梁上铺小石板,8根栏柱,四角抱鼓,栏板为青砖砌筑。此桥特点是桥台腹部设1.7米宽方孔,既利泄水,又可泊船,小巧玲珑,造型别致,这类桥江浙一带叫多,上海地区少见。今桥保存完好,仍在使用。2001年列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
永丰桥横跨江面,连接东、西湖街,建于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又名咏风桥,建桥时,当地居民指望永远丰衣足食,故起名永丰桥。永丰桥桥基用砖砌成,桥面用石条铺成砖石结构的石板桥,桥看来平常,且陈旧不堪,但它却是朱家角古镇历史的见证人。 1937年11月8日那天,日本飞机自抗战爆发后第三次轰炸古镇,使镇上死伤不少群众,多少房屋毁于一旦,名胜古迹遭到损坏。那是我们民族的灾难,也是朱家角古镇的灾难,那天有一颗硫磺燃烧弹落在永丰桥上,幸未爆炸,只震断了一条石板,弹入桥边粪坑中,所以没......
详情
九峰桥横跨在珠溪镇南三里处的南漕港河上,俗称酒坊桥,也称庆安桥。此桥相传由行脚僧募建。因年久失修到清乾隆三年(1738年)已倾圮,过桥行人非常不满桥倾之不便,珠溪善人周世昌私人捐款重建九峰桥。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青浦知县黄潼鲤为董事,夏传诗、吴鸿章、周钟、曾象贤、王史等又募款修建。九峰桥下的南漕港,汇泖湖、莲湖之水东流,又是当时运送漕粮的主要通道,且桥又处于娄县界边,对于沟通两邑陆上交通和方便沈巷镇、南漕港周遍村落行人往来,起非常大的作用。周世昌重修九峰桥后,当时青浦......
详情
龙安桥横跨在南漕港东段,又名龙河桥。康熙版《青浦县志》载:明末吴绍夔(音:奎)、席端樊、席端攀同建,雍正二年(1723年)沈衷孚重建。《珠里小志》载:乾隆五十七年(1789年)吴清濬重建。《青浦县续志》又载: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里人金福康募资重修。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珠里小记》记载:吴绍夔,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德行举乡饮。乡饮是当时地方官给予德行高尚的人或文行兼优的长者的一种称号,并举办宴请,是一种表彰形式。《珠里小记》卷九的科目附乡饮,列在武举之后。吴绍夔因热......
详情
万安桥位于龙安桥南,龙河汛营南侧。南漕港分为薛家汇港、小江、长条港数条支流又汇合到龙河,渐渐弯向北行,经斜沥汇入北漕港河。因为数条河的交汇,这里水流湍急,并多暗漩,常有翻船事故。民间还传说这里水下有恶龙兴风作浪,需造桥震邪降伏恶龙,所以造起了龙安桥,万安桥。万安桥是偏南北向,横跨在薛家汇和龙河交汇处,和龙河桥呈八字型。据光绪版《青浦县志》和民国版《青浦县续志》记载,万安桥由席端樊、席端攀捐资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蔡明恒、潘里廷等人重建。此桥始建应与龙安桥建桥时间相同,......
详情
安定桥又名斜沥桥,横跨于北漕港支流斜沥上,斜沥港即为龙河汇入漕港处。据载由席端樊、席端攀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黄中发、夏传诗、虞锐等重建;道光十二年(1832年)张起鲲募修,蔡春雷撰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传说龙安、万安二桥建成后,龙河并未安定,仍有恶龙作妖,摇船揹纤行船仍常有翻船事故,古人认为龙安,万安镇住了龙首龙尾,但龙身仍然猖獗,所以选择在斜沥处建桥,以镇龙身,祈求安定。安定桥始建应该在明末,龙安、万安桥初建之后。 安定桥是三控大型石拱桥,东西向横......
详情
绿野桥位于南漕港的一支李马浜上,桥南即娄县,桥北为大港村。此桥为周世昌所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