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溪名人

夏焕新


2012-12-12 来源:朱家角

昆曲艺术的薪传者——国乐家夏焕新

  夏焕新,字介民,朱家角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幼时,随父夏奇生秀才学习国乐,少年在中学时又从师钻研度曲。民国14年(1925年)起服务于教育界,曾任上海成义中学校长,课余与诸曲友成立咏言社,每月集合一次,与殷正贤之庚声社、王老泉之吟泉社、殷菊依之虹社,相继举行循环曲会,亦时与青浦曲社孙再壬、南桥曲社俞振飞等,同期演唱。每年还为东吴、复旦等大学举行义演,筹集奖学金。

        夏焕新于1951年去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1953年与焦承先、王鸣磐等首倡小集,每周两次,集唱昆曲,后建成蓬瀛曲社,常在碧潭月下度曲,鸟来山上高歌,曾多次组织公演,主办昆曲之夜,弘扬民族艺术。1961年夏焕新与“中华国乐会”举办元曲试唱会,以昆曲演唱元曲之南北曲,以探求元音。

        夏焕新在台湾师范大学创办昆曲研究社,凡选读曲选的学生,均需习唱昆曲,以使了解四声五音、韵律、声律,对继承和发展昆曲艺术,大有推动。

        1969年秋,夏焕新出任台湾中华昆曲研究所所长.指导中外硕士、博士研究生,撰写《中国昆曲之研究》、《中国音韵与乐律之研究》、《元剧所反映之元代社会》等论文多篇。部分曲牌录音被研究生带去美国,借助电脑.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昆曲之音质、音量、音色、音波以及装饰音之变化。1983年,夏焕新赴旧金山出席亚太地区艺术教育会议,在新加坡发表论文《昆曲之理论与价值》。1987年12月,夏焕新获台湾“民族艺术薪传奖”。

        夏焕新于1988年7月病逝于台北,终年83岁。遗著有《昆曲导源》、《旧曲新谱》等。

        魂兮归来,夏焕新的骨灰今已归葬故土。

       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使今日之朱家角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到处散发着书香,近年来涌现了许多的文学社、收藏角、图书一条街……一批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画家、书法家、收藏家,在各项活动中频频夺魁。最近被评为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的陆寿钧,就是朱家角新一代英才的杰出代表,他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级编剧、文学部副主任.他创作了9部电影、12部电视剧,其中电影《烛光里的微笑》、《第一诱惑》等作品,获得了金鸡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深受群众的好评。

编辑:朱家角
席裕福
周郁滨

朱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