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人文与实业曾在此相拥 由“课”与“植”洞穿千年朱家角


2012-12-27 

  仅以“小桥流水人家”形容上海一角——朱家角,未免模糊了它的个性。

  朱家角,旧称“珠里”,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又是上海近代工商重镇。

  清代嘉庆年间成书的朱家角镇志《珠里小志》中:“百工皆谓之手艺,又曰生活,又曰行业。”是朱家角人的生活写照。

  苏州河里朱家角的米船未到,上海市的米价就定不下来,俗称“朱家角米价涨跌一分,市场米价就要抖三抖”>>>>>>

  历史上的朱家角,是江南以米业为主的商业巨镇。因着便捷的水路交通,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当时已有“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说。清末至上世纪前叶,朱家角米业达到历史鼎盛时期,漕港两岸的米厂、米行、米店多达百余家。

  朱家角的米优于其它产区的米,特别是青角薄稻米,蜚声海内外。同时朱家角米业的飞跃也与镇上不断革新的碾米工艺分不开。清宣统年间,有位唤作朱开甲的人曾在漕港滩大栅口办起振新碾米厂,开创用柴油引擎作为碾米动力的先河。1911年,由马幼眉独创的余丰机器碾米厂附设发电设备,兼供商店居民用电,这令朱家角成为全县最早使用电灯的镇。

  收购稻谷的旺季,仅恒益、合丰、正余、全号四大米行的日收购量在350-450吨之间,每天源源产出质量上好的精白米。那段时日,四乡的农船满载着稻谷汇集在朱家角,镇上便有了“过河不走桥”的惯例。由于米行大多集中在河道两岸,农船排队停泊等候时,往往将河港堵了个严严实实,若是有人过河,可以借光从相联的船上跨过,不必从桥上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家角在上海米市场占“半壁江山”,还有少量出口国外。朱家角的米船航运到苏州河停泊,买家和卖家凭样品在上海的南、北两大米市场进行交易,生意成交后,买家直接从米船上起驳,上岸运走。苏州河里朱家角的米船未到,上海市的米价就定不下来,俗称“朱家角米价涨跌一分,市场米价就要抖三抖”。朱家角四大米行甚至将办事处开进上海南京路的哈同大楼里,作为上海和外省市资金雄厚的米行进行看样、交易的场所,远销京城和海外的大宗买卖,常常在此交易成功。  

       历史上朱家角因商业繁盛而得名“小上海”,镇上九条长街大小店铺逾千家,几乎家家做生意 >>>>>>

  上世纪30年代,朱家角的繁盛程度是堪比大上海的,因而得名“小上海”。据朱家角人钱昌萍挨家挨户调查访问,当时镇上九条长街大小店铺逾千家,几乎家家做生意。北大街163号是小儿科诊所,217号是泰顺伞店,219号是严杨记篮筛店,221号是陆万兴铜锡号;大新街7号是陈永记打桶店,11号是顾家结网,30-32号是范顺泰弹花藤椅店,61号是夏震丰蛋行;百货店、米行、柴行、竹行、农具店、席店、铁铺、棕绳店、缸瓮店、钟表店、剪刀店、蜡烛坊、文具店、成衣、鞋店、扇庄、扎店、肉庄、烟号、茶叶店、茶室、菜馆、馄饨摊、油条店、面店、糟坊、豆腐店、糖果店、水果店、茶食店、麸饼店、炒货店、酱店、杀牛作、刻字、裱画店、药房、照相馆、理发店、戏院、旅馆、典当、水木作、方作铺……经营种类几乎无所不包。像是邮局、银行、电灯厂、房地产等相当摩登的文明事物也已出现。

  为了便于经商、运货,镇上建筑的布局形式也颇有特色,亦店亦宅。它们是临街、临河而建的二层建筑,底层面街多为整间的店板门,随时可以打开。同济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瞿洁莹曾考察朱家角历史建筑,发现“下店上宅”与“前店后宅”可谓镇上最为常见的两种布局形式。前一类建筑由于受地基影响,无法在纵轴线上发展,于是紧凑起来,楼下的商店部分往往高敞,而靠街的二层开窗,有些甚至设有敞廊,主要的商业街如北大街、漕河街、大新街等沿街及沿河一侧的建筑都属于这类。后一类建筑的主人大都是作贩运、批发生意的,如木行、竹行、米行等,这类商业经营需要较多的贮藏空间,因而沿街一进或二进建筑用作开店,后面几进用作住宅,货物多时也可以作临时堆放,这类建筑由于空间需求较大,通常远离主要的商业街道。另有一类坊宅混合式建筑,规模大、占地广,对于商业性交通要求高,分布在朱家角的主要黄金水道漕港河两岸。这类建筑的主人一般从事手工业活动或者生产性商业活动,民国时期甚至加入了工业生产的性质,朱家角油脂厂的前身元号、全号油厂,珠浦电灯厂等皆如是。   

  

编辑:范昕
朱家角大米-青角薄稻
民国时期朱家角地区报纸

朱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