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实业曾在此相拥 由“课”与“植”洞穿千年朱家角
2012-12-27
; 民国年间,朱家角一镇报纸多达35种,并且大多有着报道商情的传统,堪称工商文化奇观 >>>>>>
《市声》、《珠报》、《珠溪》、《薛浪》、《千里镜》、《骊珠》、《秋棠》、《竟进》、《民声》、《珠声》、《秋棠花片》、《商光》、《明报》、《晨光》、《孤灯》、《漕声》、《娱圃报》、《乐园》……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49年朱家角解放(1949年5月)的38年中,仅朱家角一镇创办的报纸就多达35种。
老报纸不会说谎,它真实地记录了一时一地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民情、民风。据了解,朱家角这35种老报纸中,只有5种为纯文艺美术报,其余均有着报道商情的传统。由此折射出的,是朱家角当时经济繁荣之态势。朱家角年代最早报纸——创办于1912年的《市声》,其实是由朱家角粮油业公会主办的一份行业内部刊物,隔日刊,主要交流米油市行情、提供市场信息。创办于1946年的《商报》更是以报道商界真相,促进商人相互联系、真诚合作为办报宗旨,其中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2日第11期的《商报》第二版曾刊登“今昔物价比例表”,反映出当时社会物价暴涨的真实情况。
在当时的朱家角报纸中,广告唱起了主角,比如创办于1930年的《漕声》第一版即设固定栏以50%的篇幅刊登广告。一则百年老店涵大隆酱园的广告刊登在了1928年11月2日的《骊珠》上:“本园创设以来已历四十余年自造秋油伏酱陈酒糟烧佳酿制四时酱菜美味醉蟹各货精良久已脍炙人口而于陈酒一种制法尤为道地名驰四方倘蒙各界赐顾请认明本园牌号庶不致误”;一则朱家角俱乐部的馒头点心的广告刊登在了1946年2月21日的《商报》上:应时点心、小笼馒头、生煎馒头、美味可口、电话十三、专差送上。浏览那个年代的广告,别有一番趣味。
邮票换纸币,镇上生意做得颇大的元号油坊曾开先例,即使收下的是一些皱皱巴巴根本没法使用的邮票
生意要做,文明也是要讲的。朱家角工商业的繁荣与文明经商密不可分。
在朱家角镇,富人积善是有传统的。早在乾隆初年,镇上就创建民间慈善机构同仁堂,经费由镇上乡绅富商自愿捐银存入,用于每年施医施药施棺等事宜。民国初年,镇上富翁蔡一隅有着“蔡炖蛋”的别称。当时蔡家的元好、全号油坊均设门市部,不仅经营大宗买卖,也允许折价兑换,有时农民没有现钱,用一篮或几个鸡蛋就可以换点菜油。因而,蔡家的鸡蛋总也吃不完,天天吃炖蛋,就连油坊工人的膳食也如此,有时农民卖菜籽,上岸用餐,也是炖蛋一碗。蔡家甚至还曾开过邮票换纸币的先例。抗战期间,市面上没有分币,只好用邮票代用,当时许多农民、渔民用邮票去元号油坊兑换成整值纸币。而这些邮票因辗转使用,早已皱皱巴巴,字形模糊不清,根本没法使用,元号油坊却还是将它们收下。日后,这些无用的邮票被堆放在了一只大铁锅里,一把火全部烧光。
朱家角大户人家的行为,影响了镇上的行业风气。比如赊账,顾客买些零星杂物,可以暂不付钱,只由店家在账本上作一记录,过几天顾客方便时再来付。有些人家确实经济困难,老板则会将赊账一笔勾销。1947年8月11日朱家角某报上登有这样一则广告:“本报负责介绍名医,外科蔡祖襄……贫病不计”,这“贫病不计”,大有讲究。从清末至民国时期,镇上先后有陈莲舫、赖嵩兰、金乃声、唐承斋等多位名医,穷苦的病家前来就诊,初诊一般不收诊费,服药后病情有所好转再来复诊,也不强求诊费,而是让病家尽力而为。同样,童天和国药店也可以赊账取药,实在有难处的病家,药店会在年终酌情销注欠账。有些老字号商店,则常备行军散、红药膏、痧药水等,有人急需,都可以免费赠送。
诚信为本的美谈,镇上亦流传着许多。抗战以前,嘉定嘉丰纱厂老板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先进的纺织器械,没想到货物刚到,抗战爆发,眼看江苏上海一带即将沦陷。这位老板觉得朱家角是水网地带,距离铁路较远,便和镇上漕港滩一家开家具店的韩姓老板商量,请他帮忙藏匿器械。当时,韩老板将它们运到农村掩埋,后来嘉定有汉奸告发了此事,日本宪兵来到家具厂,威逼韩老板交出器械,韩老板挨了日寇一顿毒打,却未吐出半个字。直到八年过去,抗战胜利,韩老板又将货物原封不动还给了嘉丰纱厂的老板。“完璧归赵”,镇上漕河街“三惜堂”堂主陈贯一也做过。同样是抗战时期,南洋华侨林炳炎在回南洋避难前将一银箱交给陈贯一保存,并告诉他箱内存放的是自己多年经营的
编辑:范昕
● 朱家角大米-青角薄稻
● 民国时期朱家角地区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