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上海最早的大码头
2012-12-27
朱家角起源于崧泽文化的滋润,是上海工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从“漕港滩”到“上海滩”,从北大街到南京路,演绎了上海的商业历史和城市精神
说起上海青浦(1999年撤县建区,现称“青浦区”),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据考证,早在7000年前青浦已经成陆,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沧海桑田,千年巨变,而今,青浦流传着众多佳话。
“漕港滩”“上海滩”因缘
不妨说说朱家角。从高楼林立的市区来到位于淀山湖畔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民间藏书之乡、都市水乡朱家角,诚如穿过时光隧道,百年上海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湍急的漕港河,吟唱着上海悠远的历史。伫立放生桥头,心情豁然开朗,水清天蓝空气清新;看千栋明清建筑傍水而立,古老长街沿河延展;徜徉于上海十大特色商业街——北大街上,百年老店鳞次栉比,青石板路古风犹存;登“江南第一茶楼”,古镇水道尽收眼底,高梁翘檐古意盎然;漫步“昔日南京路”,豪门大院气度非凡,中西合璧充满活力;泛舟于宽阔的水巷,看“小桥、流水、人家”,这里古朴、恬静、幽远,犹如一幅海纳百川的“清明上河图”历史长卷,“魅力、实力、宜居、宜游”,真正谱写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青浦朱家角,正是这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实践区。世博会与朱家角结下了不解之缘:带有崧泽文化基因的朱家角人陆士谔,在《新中国》里畅想了世博会召开的百年梦想;张艺谋的世博申博片,更有不少镜头取自于朱家角——那些从放生桥上飞奔而下的水乡女子,那些从水乡慢慢升空到上海高楼大厦、东方明珠的镜头语言和视觉艺术,都直观地告诉人们,现代的上海与古老的朱家角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据史料记载,朱家角起源于崧泽文化的滋润,是上海工商业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宋、元时已形成集市,完成了从朱家村落到朱家角集市的逶迤转变。而贯穿于整个朱家角的漕港河,当地人称之为“漕港滩”,与“上海滩”有着某种默契。而依河而筑的北大街,得益于水路运输的便利,店铺林立,前店后工场,商业日盛,烟火万家,成为上海首批冒险家的领地和创业家的热土。
朱家角:“儒”“商”结合
明万历年间,朱家角正式建镇,因北大街的繁华,而美其名曰:珠街阁。在清嘉庆年间编撰的《珠里小志》,才把珠里定为镇名,俗称角里。宋如林在《珠里小志》序言中描述道:“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虽与高阳里、冠盖里媲美可也。”由此可见二百多年前朱家角的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
朱家角曾是江南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在明代,它已完成了由乡村到城镇脱胎换骨的嬗变,成为一个独立完备的市镇。它集大气、商气、文气于一体,是儒商,亦是商儒,体现在建筑物上,如气贯长虹的放生桥,精致大气的席家厅堂,中西合璧的课植园??到了明末清初,北大街,这一上海最早的“南京路”,已经具备“长街百里,店铺千家“的盛况了。据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朱家角镇富贾辏聚,贸易(棉)花(棉)布,京省标客往来不绝,今成巨镇。”在北大街上,不仅名店林立,而且南北百货,各业齐全,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在《青浦县志》上,对朱家角的描述简直就是后来的“上海滩”。甚至,连当时周庄著名的商人沈万三也要到朱家角走动,不时了解商贸行情,身同感受商业氛围。故而人称:“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角”;朱家角有歌谣为此见证:“鱼米庄行闹六时,南桥人避小巡司;两泾不及珠街阁,看尽图经总未知。”
朱家角成为当时长三角地区的商贸中心,得益于布市、米市,以及油市等贸易的发展。在明代,朱家角踏上了“棉布”这一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家家农妇以纺织棉布为家庭主要副业,布机声声,奏响了“衣被天下”的经济繁荣曲。据《珠里小志》记载,那时的朱家角北大街已是江南地区农村所产棉布交易的集散地。万历年间,当地特产棉布——标布,已誉满东南,尤以“京省标客往来不绝”著称一时。明末清初,工商资本率先在上海朱家角萌芽。不
编辑:Admin
● 细品古镇朱家角
● 朱家角大米-青角薄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