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古镇朱家角
2012-12-28
,特别在初夏菜籽收获和秋稻大熟后,很多船只要泊在漕港河,排队过夜等候收购。所以集中在俱乐部茶楼的农民,商人更多。我疑惑地问:“以前的朱家角,每天为什么会吸引四乡这么多农民呢?”雷先生说:“米市兴镇,百业兴旺呀!”这位“吃米行饭”出身的老人滔滔不绝地说道起来。朱家角的自然环境适合种植稻米,明清时期,镇上已有米店多家。当时水稻收获后,农民先打下谷粒,用木制砻将之碾成糙米,扬干净砻糠后,再用石臼舂米,使糙米去糠白净后才能食用,这仅用于农民自家食用。多余的糙米就卖给米店,米店在店堂后设春米工场。雇人加工成白米后再出售。这样米店渐渐分化,人力舂米作坊形成规模,于是几十家朱家角米行、碾米厂陆续出现。雷先生站起身来凭窗指点着:“在这茶楼上的左右两侧有合丰,正余米行,斜对面漕港河边有恒益米行,北边大淀湖边还有全号米行、这是朱家角米市的四大台柱,上世纪30年代鼎盛时期,仅四大米行每天糙米的吞吐量就有400吨左右。白米运往上海。占上海米市的半壁江山。可想而知,当时朱家角米市在江南一带是独占鳌头的。”雷先生指着窗前宽宽的漕港河告诉我,每年收购高峰时,这里停泊的载米农船,能堵满河面,过河可以直接从船上走过去。是什么吸引了四乡农民行几十公里水路到朱家角粜米呢?雷先生说:因为朱家角米市需求量大,收购价又要高出周边地区一二分,而且再多的米,米行都会全部收购,兑付现金。朱家角的米市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农民粜米换来的钱,能在镇上购买到各种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旋即就能满船而归,所以当年就有来朱家角粜米是“斛子翻身。钞票到手”、“一船来一船去”的说法。
饭饱茶足后,又听了雷先生的一番点拨,我似乎更进一层了解了朱家角。接着便打算去大清邮局朱家角分局旧址参观。
我们乘上小木船,荡漾在清水碧波中。雷先生指给我看两岸形状各异的石埠,有梯形的。有桥形的,岸上还有半边伸出河面的“吊脚楼”。雷先生说,以前河中有卖河鲜的渔船,水边人家就从窗口吊下篮子,直接选购鲜蹦活跳的鱼虾,他又指给找看石驳上镶嵌着的各式石雕的石碇,雕花中都有左右相通的描孔,是缆住泊船用的。以前店家都有河埠,看店家的实力,就看其河埠的大小,看石碇的多少和雕刻造型的精致程度。我怕雷先生累着,便让他乘船直接回家休息。
国药店和大清邮局
告别了热心可亲的老师——雷先生,我独自上岸,先去百年老店童天和国药店看看。在大新街上,我看见了童天和国药店。它高墙围筑,花岗石石库门,是幢三层老式楼房。童天和国药店开设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以资本雄厚、药材道地、加工考究著称。穿过天并就是店堂,老药工王志和先生一边为我引珞,一边指点着为我介绍。店堂里的摆设古色古香,店堂后面是作场、楼上还有晒场。现在店堂里面还陈设着老式账台和放置药材的黄榉“百眼橱”以及清代的锡罐、瓷瓶。店堂后是制药工场,现在被布置成“药文化”陈列馆。店堂里还有一间独辟的小房间,工先生说,这里是名医坐堂为病家切脉开方之处。朱家角的国医国药著称于江南,有800年历史,清末御医陈莲舫就是朱家角人,后来的著名中医赖嵩兰、唐承斋、陈莲舫的后人陈范吾等都出自朱家角,其中多人都曾在此坐堂把脉。老药工还捧出一本珍藏得非常好的老式账本,这是壬戌年童天和药店的赊账本。他告诉我,以前朱家角所有店家都可以为穷苦入赊账,到年终。有了钱就还,实在有困难的老板用红笔一勾也就免了。我们觉得这也压映了朱家角当时商家和百姓间的亲善关系。走出童天和国药店、跨过一座古石桥,就是西湖街,据说这座桥叫平安桥。也有四蓬多年的历史了。西湖街这一条石板老街特别宁静,民宅老屋鳞次栉比,幽弄深巷镶嵌其中、给人感觉深幻莫测。路边有几位老人正悠闲地围坐在河边品茶,他们告诉我,这一条街以前并不是如此静谧。清朝后期,这条街上有多家饭店、旅馆、浴室,后来还开设了娱乐场,书场等,因为来镇上卖米购物的农民和做生意的商人,一般都要在镇上过夜,所以这条街的夜市特别繁华。一位老人见我有些疑惑,便指着前面说:“你不信?你看,大清邮局。就开设在这儿。”这时,我看见前面沿河有一幢老式的红砖灰瓦小楼,黑漆大门洞开,门额上果然有灰色的砖雕,镌刻着“朱家角邮局”几个苍劲大字。门口伫立着粗壮的盘龙紫铜大清邮筒,原来此处也是古镇保存的一处古迹。
走进大门就是邮局的营业厅,讲解员小姐热情地迎上来,讲解了这小小的大清邮局特殊的历史价值。原来,中国在清朝光绪年间的1896年才正式建立邮局,而1903年在朱家角就设立
编辑:Admin
● 蔡承烈:从实业家到慈善家
● 朱家角:上海最早的大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