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故传说
2012-12-28
成方块在火中烧硬,用来盖房子又好看又何暖。于是,殿山就发明了烧窑。殿山死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山叫殿山,因山较小,故又称小殿山,并把薛淀湖改名为淀山湖。
二、陈莲舫金蝉脱壳
陈莲舫乃清光绪年间一代名医,各地求医者如云,少年得志,难免飘飘然。一日得知好友钱少怀举人患伤寒重症,匆匆赴钱府诊治,切脉后即向钱夫人云“保证药到病除”。未料钱举人病情日重,几日后竟一命呜呼。殡殓日,钱府门生故旧皆来吊唁,莲舫亦往祭吊,钱夫人身穿重孝,闻莲舫至,径趋前下跪,向莲舫四拜,边哭边诉云:“陈伯辛苦,而今奴夫君已故,无以为报,请受奴四拜。”莲舫遭此羞辱,难堪之极,灰然而去。此后发奋钻研医术,又花大笔银两捐得“刑部郎中”官衔,医道日进。未几,经张之洞等人推荐,成为皇家御医。
莲舫入宫,恰逢慈禧与光绪同时患病,且病症完全相同,太医开药方服之无效。莲舫切脉确诊二人皆无大病,只因滋补太过,应宜疏导,又恐皇家见方中无补药而犯欺君之罪,故只得虚晃一枪,将人参齐量加重,煅灰服用,致使人参功用消失。二人服药数日而愈,赐“恩荣五召”御匾一块,悬挂于陈府正厅。后获恩准回朱家角,名声大振。不久,又应召赴京。其时,光绪因与慈禧矛盾极深,被软禁于瀛台,慈禧欲借莲舫之手除掉光绪。莲舫为避杀身之祸,两头不得罪,故意将光绪病情以“好喜女色,致成痨疾”八字,示意慈禧废黜光绪;同时又暗示光绪自动退位,以保性命。未料慈禧见此八字不痛不痒,心中恼怒,光绪亦恨之入骨,写下“江南陈莲舫,杀!杀!杀!”八字,压于枕下。莲舫两头遭怒,惶惶不可终日。未几,光绪未待复出而一命归西,慈禧发谕旨欲捉拿莲舫,莲舫花数千两银,从一太监处得知凶讯,便乔装而逃。次日在逃难途中得到慈禧驾崩,惊魂方定。陈莲舫于78岁时病逝,惜乎“恩荣五召”御匾,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遭毁。
三、小王昶卖布得妻
王昶幼时家贫,其母精于纺织,王昶7岁起即帮助其母在镇上卖布。一年春天,小王昶背布匆匆去集市出卖,忽然天降大雨,不慎跌跤,其时有几位秀才正在茶馆喝茶,见王昶摔得仰面朝天,非但不予同情,反而捧腹大笑。王昶见众人幸灾乐祸,不禁大怒,便顺口念打油诗一首:“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学士一失足,笑煞几头牛。”众秀才闻之恼火,便欲打王昶,恰逢荣升布店老板经过,劝走秀才,扶起王昶。老板见王昶眉清目秀,文质彬彬,将来必成大器,遂将王昶带回布店,悉数买下其布,并关照伙计,今后凡王昶之布,不论价格,一律照收,多多益善。又唤出独生女翠兰与王昶相识,翠兰不但容貌端庄,且琴棋书画皆胜过王昶,王昶欲拜翠兰为师,老板大笑,命二人同学相称。从此,王昶得闲便与翠兰相处,技艺日长,感情日深,后来便结为夫妇。
四、王昶赶考
王昶幼年家境清贫,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志向远大,深得乡邻赞誉。镇上有两位富家子弟,与王昶同学,因王昶聪明好学,而嫉妒其才,时常讽刺讥笑王昶。一年秋季,正值乾隆皇帝南巡江浙,广招人才。两位富家子弟得知消息,匆匆准备,就偷偷开船上京赶考,生怕王昶知道后搭船,更怕王昶考中。其实王昶早知此事,也正为怎么去赶考而发愁,惟一的办法只有去搭船,第二天清早,王昶简单地整理一下行装,来到了放生桥下的放生亭中等待,每逢秋收旺季,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朱家角镇,总要向京城进贡大量的青角薄稻米,王昶等的正是上京米船。不多时,船队缓缓而来,王昶对船长说明缘由,船长二话没说,便让王昶上了船。再说两个富子弟,一路上吃喝玩乐,好不得意,料想王昶肯定没戏了,结果呢?王昶比他们早到三天,而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弄得两人发愣了好一阵子,还想不出所以然来。原来上京路上关卡检验很多,只有进贡米船是畅通无阻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王昶不负众望,考取第一名。
五、王昶结怨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王昶奉旨调入京城,任刑部右侍郎,那年他已64岁。乾隆五十七年王昶奉旨主考顺天乡试,遭当朝权贵军机大臣和坤的嫉妒,谎奏乡试有弊,必须复试,王昶坦然同意。由于是科所取之士均有真才实学,一个也未被复试难倒,和 的阴谋未能得逞,从此对王昶怀恨在心,处处刁难于他。王昶也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萌生了思归之念。
六、十八里烂泥路野猫洞
王昶在朝为官,官至刑部右侍郎。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一日遭奸臣参奏陷害,被革职充军三千里。临行,王昶向皇帝要求发配至“十八里烂泥路野猫洞”。皇帝为显示皇恩浩荡,便作顺水人情恩准。两解差押王昶上路,一路上晓行夜宿,不觉一月。一日,已到朱
编辑:Admin
● 开明儒商蔡承烈 一隅小学创办人
● 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