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朱家角的“雅号”(2)


2021-12-28 来源:逛青浦

素有“最早的上海南京路”之称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朱家角人为了寻找废铁,曾把镇北的大淀湖抽干,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崧泽文化”时期的新石器遗存——石刀、石斧、石犁、石纺轮、石印纹陶片等。据史料记载,朱家角在宋、元时已形成集市,名曰朱家村,镇上的圆津禅院、慈门寺等古寺名刹,均建于元代至正年间。朱家角依托贯穿全镇的漕江河水运便利,商业日盛,烟火千家。到了明万历年间正式建镇,名曰珠街阁,又称珠溪。清嘉庆年间编纂的《珠里小志》,把珠里定为镇名,俗称角里。宋如林在《珠里小志》序言中,曾有这样的描述:“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两百余年前,朱家角经济的繁华及文化的繁荣。


朱家角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便捷的水路交通,致使商贾云集,往来不绝。它曾以标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并带动了米业、渔业、油业等行业的兴旺,成为“江南巨镇”。朱家角镇“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京洛标客往来不绝”“商贾贸易,甲于他镇。”(万历版《青浦县志》),其所产棉布盛行全国各地。
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异军突起,盛产青角薄稻,在上海米市中独占鳌头,远销京城、海外。每逢稻谷登场,最高峰达二三万石(1500-2250吨),成为上海滩米市的“睛雨表”,控制着上海及江浙皖一带的米价。日收油菜籽600吨,所产“朱家角菜油”行销千里以外,远近闻名。还有工业、手工业、钱庄、典当、碾米厂、发电厂等,均开青浦和上海之首。经济活动的活跃,促使了“牙行”即掮客的出现和盛行,它是上海滩最早经贸“中介人”的祖父,为繁荣朱家角的商品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朱家角的北大街,百业兴旺,“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珠里小志》,老店名店林立,南北百货,三百六十行各业齐全,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遂有“三泾(金山的朱泾、枫泾、松江的泗泾)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说,成为当时上海的“最早的南京路”。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的朱家角北大街,商贸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沿街两侧,大小商号鳞次栉比,全街形成“前店后作坊”的商业格局。夜市闹如白昼,彻夜不绝。每逢三、六、九,节庆之日,更有外地商贩前来赶集交易,酒肆茶楼几乎日夜营业,富商小贩,走街串巷,点心小吃,通宵达旦,其时粜稻谷的农船,成千上万地蜂拥而来,漕江河为之阻塞。北大街充满了“商气”,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也是乡村向都市化方向转型的产物,它更是上海南京路的“乡下祖父”。它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乡村逐步向都市化迈进的进程。朱家角镇成为上海城市和上海农村之间的中介和过渡地带,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融古通今的建筑博物群


朱家角的历史建筑,融合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其构筑和工艺则体现了民族风格和现代气息,成为一个包容万象的建筑博物群。课植园是朱家角镇上的一处庄园式的园林建筑,占地近百余亩,建于1912年,园内的藏书楼、塔楼和红房子的建筑,中西合璧,构思精巧。又如闯荡上海滩创业致富的文化儒商——席氏家族的席氏厅堂、“童天和国药号”和“大清邮局”和“珠浦电灯厂”的门头和建筑,也融合了西洋风格。镇上许多深宅大院的明清建筑,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建园造宅有近500多处,中西交融,风格各异,组成了一幅幅集中西文化之精华的水墨画卷。朱家角镇的许多明清建筑,颇有近代上海石库门建筑的雏形,可谓是“海派文化”建筑的图腾。

编辑:朱家角
朱家角的“雅号”(3)
朱家角的“雅号”(1)

朱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