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茶馆
2022-01-25 来源:朱家角
位于北大街闹市的“俱乐部茶馆”,(解放后曾一度改名为江南第一茶楼)。它创建于清末(公元1911年),正式名称为“俱乐部公记”。由叶鸿泉,於士卿和夏瑞良三个老板合股,轮流坐庄, 直到解放。它是青浦区内最大、最有名气的一家百年老茶馆;那是一家三开间门面,三四排进深的二层楼房。拱形红砖灰墙,底楼为浴室,当时茶馆扶梯右侧为老虎灶,专供茶水;左侧由点心名师“馒头金根”开设点心店,经营生煎、蟹壳黄、蟹肉烧卖、蛋丝汤包等时令小吃,“朱家角小吃”的名声即由此开始。沿中门扶梯拾级而上,是二楼茶馆前后厅堂,可摆四十多张八仙桌。台面,椅子形状各异,透出原始的古朴典雅。常有许多评弹名家应邀演唱,叮咚弦声, 不绝于耳。往往从早到晚,茶客盈门,座无虚席。平均每日接待三四百位茶客。在茶楼里,“孵”环境、“泡”时间、“聊”见闻、“侃”变化,可以真切地领略到老茶馆那种特有风味。
登楼环顾,放生桥、阿婆茶楼、圆津禅院等名胜古迹一览无遗,在茶楼里,还可以让你喝个饱.在蒙蒙胧胧的晨雾里,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嘎然而至。前后不到一个小时,若大的茶楼就人声鼎沸。壶对壶,盅对盅,有光喝茶的,有喝茶伴大饼油条的,有一边喝茶一边啃瓜子、青豆的,有阁起脚说新闻的,有捋袖骂山门的,说到动情处,还会夹杂几句粗话……席间还有花生、瓜子、五香豆等提篮小卖,川流不息于茶座之间,别有一番风韵。这儿的市井小景至今还让人在记忆中挥之不去。
楼下靠东面门面有只老虎灶。提起“老虎灶”,每个老朱家角人都会觉得亲切,虽然老虎灶的周遭从没有名流出入,更没有过高档奢华场所,日子平淡如开水地流过了百年,但当年老虎灶“巷口街头炉遍设,卖茶卖水闹声盈……沪火炎炎暮复朝,锅储百沸待分销”的闹猛场景,至今仍是许多老年人的记忆。
解放前,朱家角人居家条件有限,大都用煤饼炉取火,烧水既费时又费煤,且量少人多不够用,于是就去俱乐部茶楼的老虎灶去卖开水。这里的老虎灶用土砖砌成,比一般的灶台要大许多,上面架着二三口烧水的大铁锅,锅下面的灶膛里烧砻康、稻草或木柴;大锅周围还嵌着几个小罐子,利用灶膛的余热暖水。大锅水烧开后,舀到小罐里,有人来买水,就从小罐里舀水冲入水瓶,既保暖,又不耽误买水人的时间。大灶烧出的水,上午供楼上茶馆用,下午供楼下浴客用,小灶烧出的水零卖。开爿老虎灶还需常备几只硕大的水缸盛水,雇人到河边挑水,有时老板还要亲自上阵。水缸盛满水后加入明矾,用竹竿把水搅得打转,过一夜,“水脚”沉到缸底,上面的水碧清,泡茶做饭甘甜香醇。后来,有了自来水就方便多了,只需将水管引入屋内,拧开自来水龙头放满水,烧开即可。到老虎灶买水的,大多是附近的居民或中学生及卖茶水的小贩,一分钱一瓶,经济方便,深受欢迎,从早上五六点到晚上十点左右,老虎灶的生意一直红火。由于楼上茶楼里常有说书先生,故来冲水的人也不免驻足观望,有的干脆沏上一杯茶,听完一档书,再拎着开水回家。
有人说,凡有茶楼情结中老年人,每天的生活都是从茶楼开始的。茶馆下有200m2的浴室,设有80只座位。配有助浴、搓背、修脚等,服务十分到位。不仅当地百姓, 还吸引四面八方的农民,渔民,过路客商, 纷纷到此品茗,赏景,听书,汰浴。如此安排倒是十分有趣:上午楼上“皮包水”,下午楼下“水包皮”,一天的市井生活倒也安排得十分充盈、惬意。
朱家角出版的《明报》,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三月六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珠井茶坊巡礼》的”专访”:茶肆酒楼在每个市镇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社会里的什么事情,都在那里经过,批评,辨驳,赞扬。每一家茶坊里,都有着老主顾。俱乐部,珠溪镇最大。楼上品茗是等待汔轮的好地方,亦有临时旅客不时品茗,做点额外生意。其他如本地脚夫和客籍脚班,网船和米船,乡邦为张家埭和周荡村居多。“足见当时茶客之众,生意之兴隆。”
如今,“俱乐部茶楼”虽仍在卖茶,但已今非昔比。但那种老茶馆的情结,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编辑:朱家角
● 珠溪汪氏三兄弟 (上)
● 新年,从古镇的第一缕阳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