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开明儒商的光辉典范 纪念先祖父一隅公诞生151周年


2013-05-04 来源:朱家角

  今年是先祖父一隅公(1853-1932)诞生151周年,逝世72周年。在去年朱家角老人座谈会上,不少人谈到并赞誉他。口碑屹立百载,实属难能可贵。正象祖风堂兄总结的那样,祖父业绩是天时、地利、人和结合的产物。他建议我写一篇纪念文章,并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想法和资料。有祖欢堂兄辛勤汇集的大量素材作后盾,遂效法祖父兄弟齐心协力的范例,勉力写成此文,实为三人集体创作。

开明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四次革故鼎新--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建国和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祖父生活在前两次社会变革的年代,但他事业的鼎盛时期,实际上始于清末民初,还早于旧中国民族资本、民族经济的黄金季节(1920-1936),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全面侵华之前旧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16年。祖父适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寻求个人和家族的发展,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朱家角镇滨临漕港河,东经青浦镇、吴淞江、黄浦江通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西连淀山湖、大运河和太湖,水运交通极为便利。江南鱼米之乡,盛产油菜、桑蚕等,经济较发达,生活较富裕,为祖父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

祖父开明创新,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 意识到开油坊有前途,遂在其父辈野猫洞油坊的基础上锐意扩大,集中资金,创办聚源元号油坊。预感科技兴业,派先父留德学习油脂化学工程,学成回国后为油坊效劳。榨油动力由牛力走向机械化。春秋时范蠡认识到物价随供求关系而变,故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不是高价!)售出。祖父也在春夏菜籽成熟后进足全年所需。后其弟颂甫、恂如等公兼营油、米,更利用菜籽和稻米成熟季节不同,4月份起把年需菜籽量陆续买进,菜籽成油卖出后再购储米谷,一俟年底米价上升,逐步卖出,又作菜籽本钱。

(二) 坚持客户第一,重诚信,薄利多销。企业管理方面也以人为本,体恤职工,工人多劳多得,劳资两利。
(三) 慧眼独具,认为上海是个经商的好地方,把多余的雄厚资金投资梅林食品公司以及金融、地产、纺织诸业,向刚成立的江苏省铁路公司也投资最巨。通过综合经营,迅速成长为百万巨富,进入民族资本家行列。
(四) 有超前意识,重视基础建设。1908年江苏省铁路公司拟于苏州、嘉兴间再建苏嘉铁路,以缩短沪宁、沪杭两铁路间的中途连接路程。为此祖父考虑家乡产销米油额甚巨,计划亦从松江修筑铁路支线,经朱家角、青浦到安亭,可使沪宁沪杭两路间接轨。此议得到江苏省铁路公司采纳,公司派员勘测线路,终以河港纷岐、工程过巨而未果。而苏嘉铁路实际亦延至上世纪30年代初始建成,并在抗日战争沪战初期、为南北干线的军用民用运输发挥过巨大作用。若先祖建议的松江、安亭支线先已建成,则苏嘉铁路可能亦因此可免于建设,足见祖父的高见。
(五) 受戊戌变法办新学堂的影响,并深感自幼失学之苦,祖父曾于宣统元年(1909年),观摩上海南洋大学堂后,在济阳里老宅南新建两层楼校舍,创办了一隅初等学堂,校门假道济阳里出入;后因洋楼规模只能办四年制小学,祖父又于民国元年(1912年)在宅东置地40亩、捐资10万元,又新扩建了六年制的私立一隅两等小学堂,其后每年再贴付四、五千元,直到解放。从创办到解放有35届毕业生(1914-1949)。

  孔子曾称赞子贡(端木赐)“赐也达”,即精通人情物理。祖父也正因为通达当时当地的人情物理,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规律,才能开明创新,开风气之先,成家立业,奠家族之基。虽然说时势造英雄,但是穷困由命达在己。在同一大环境中,有人穷困,有人顺达,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大环境和机遇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不可忽视,但这突出地表现在负面影响上。对成功者来说,靠的主要是个人的素质性格和拼搏奋斗,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赫拉克利特,普卢塔克)。歌德曾说:“个人的缺点错在其所生时代,他的优点却是自己的。”同样,个人坎坷遭遇怨其所生的时代,他的成功却在自己。祖父成功的关键,除了上述他的智慧和胆略外,我认为主要是他的儒商精神。

儒商的思想渊源

  《辞海》上没有“儒商”这一条目,但有“儒将”,释为“有儒者风度或文官出身的将帅”。仿此,我认为儒商就是有儒家思想的商人。祖父虽然少年时辍学从业,在苏州一家钱庄当学徒,但儒家思想已深入老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溶化在愿意接受她的人的血液中。传统文化的熏陶成就了祖父的高尚人格和深厚修养,使他得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建业。祖父的儒商精神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急公好义,家国兼济

祖父实践实业兴国,热心公益不落人后,计有五端:
    1  办学:一隅小学堂观模宏伟为全县之冠,设施齐全,师资优秀,以“勤俭”为校训,被誉为杭嘉湖平原第一家,曾荣获民国总统亲自题署的“育才成德”金匾,祖父并获二等嘉禾章和三等嘉祥章两枚勋章。孔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君子三乐之一《另二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无灾患)”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亏)于人”》。祖父可以乐矣!我曾出访16国,有交往极深的英国和俄国朋友,深感中外最大差距不在科技,而在国民素质,差距逾百年。故提高国民素质、振兴世风乃重中之重。当然,从根本上看,还是要发展经济,“衣食足然后知荣辱”。祖父在近百年前已有此认识,实属不易。原北京市陶西平副市长曾以“四个学会”勉励小学生。我参考祖父的人格素质补充如下:“学会求知,打好基础;学会做事,负责认真。学会共处,团结互助;学会做人,进取忠诚。”
    2  救灾:1924年齐卢战争,1927年北伐军兴,均曾独资招待过境军队,维护地方治安。1924年齐卢战争与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曾两度在一隅小学内独资收容难民数百人。
    3  施药:每年夏天,油坊给农民施药(主要是十滴水)好几百元。
    4  修桥:曾出资翻修惠安桥,一里桥,三、四里桥。
    5  保存文化遗产:与席裕福等集资收购乡贤王昶巨著《金石萃编》散落的原刻木板,移放圆津禅院保存。

  儒家认为,君子做事的原则就是要符合人道。人道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忠恕。孔子学说的基本原则就是忠恕之道。“忠”是尽力助人,“恕”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不仅是仁人,还必定是个圣人。富而无骄,君子周急(救济急切需要帮助的穷人)。朱柏庐治家格言也说,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施惠无念,不求回报。祖父就是这样宽以待人。

   (二) 严于律己,宽严相济

  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韩愈推崇“责己也重以周、待人也轻以约”的君子。祖父勤俭发家,艰苦创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对儿孙严格管教。祖父晚年,日寇开始入侵中国,也许他已看到经济发展前途堪忧,也许想到“花无百日红”、“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故教育子孙读书自立。后来果如祖父所料,日本入侵后战乱使中国经济走向衰微。上世纪50年代粮油统销以后,朱家角经济受到影响。公路建设使水运交通优势失去,更使朱家角经济大受影响。幸亏子孙承家训读书自立,几乎全部大学毕业,二十多人留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各自的岗位上对社会作出诸多贡献。

    (三) 子孙兄弟,和衷共济

  家和万事兴。协调和谐千般好,通达顺畅万里行。祖父遵母训鼎力提携诸弟,拨资助弟创办聚源全号油坊,由古愚、颂甫及其堂兄弟恂如、慕贞四公合资经营全号油坊、全丰米行和碾米厂,后古愚公又开设聚源太号油坊,青浦全县油脂工业几乎被蔡家独占。一隅、守愚、古愚、颂甫四公同居一隅公亲自参与规划的济阳里新宅。一隅公病逝前曾向颂甫公托付数事,并嘱其担负族长之责。祖父意欲培养庸言伯父为事业接班人,故庸言伯念初中后即辍学,成为祖父得力助手,祖父年迈后一切事业全仰庸言伯经营。庸言伯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祖馨堂兄为祖父长孙,念初中后亦辍学,在元号油坊向会计和销售与生产主管拜师学习。其后接管其父元号产业,又把太号油坊买下,致力于榨油机械化。解放后他常驻家乡,代行元号资方业务,卒以身殉祖业,生前尚口口声声称“对大大(祖父)不住”。 祖父与诸弟、子孙,犹如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上述祖父的儒商精神,可称为一隅公精神或三济精神。

示范的现实意义

  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人民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社会安定统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无论何时何地,光明与黑暗、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总是相伴而生,相随而行。由于现时代国人素质较低,我国商人素质亦不够高,与外商有一定差距。其表现之一,是国外以及港澳台富人中不乏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人,而大陆富人中这样的人明显偏少。国外这样的人受惠于其文化背景——天主教(如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追求超过自己需要的金钱是“有罪的贪心”,规定“基于自然律,多余的财物应用以救助穷人。”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持有同样的看法。新教称工作为美德,尊敬财富,赞美节俭,主张尽量把利润用于再生产,避免奢侈浪费,反对纵欲无度。18世纪英国有不少救济院,一些基尔特同业公会会员商店的店主仁慈地对待学徒,一些家庭收容和教育孤儿,“钱箱会”互助社团解决生活难关。1755年里斯本发生地震,英国捐出10万英镑给经济友邦葡萄牙以救济难民。这一感人的国际慈善事例是现代世界的创举。英国境内在1700-1825年间共新设154家医院和药房,伦敦在1700-1745年间即新设四家,大部分由私人捐款筹设。18世纪前半叶最完善的医院,是由托马斯•科拉姆所筹建的弃婴医院。他曾是一艘商船的船长,在赚取财富而退休以后,说服高贵的仕女签署一份成立弃婴医院的请愿状,从英王乔治二世获得特许状和2000英镑。他的募捐行动得到大众意外的慷慨支持。伟大的音乐家韩德尔捐赠一架风琴和目前珍贵异常的《弥赛亚》名曲总乐谱,还指挥多次音乐会,募得1万英镑基金。1739年董事会委托贾科布森设计宽敞的医院建筑与院落,成为后来伦敦市内最值得骄傲的名胜之一。我国虽有儒商的优良传统,但近年来发扬不力。“无商不奸”,这论断绝对错误。我一生结识的素质最高的人群中,就有在商界的。遗憾的是,这样的人目前还只是凤毛麟角。比较普遍的现象却往往不如人意。还有极端恶劣的个例--行贿腐蚀,拉人下水,勾结贪官;诈骗传销,非法经营,经济犯罪;蝇营狗苟,为赚钱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使顾客人人自危;坑蒙托骗,假冒伪劣,办证成业;泡沫报道,虚假广告,伪科学仪器误导推销;一些医药单位和学校敛财,贫寒的患者和家长不胜其苦;贫富高度分化,腐败污浊,奢侈淫逸;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在虚无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沉渣泛起的今天,大力继承发扬儒商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托因比所说的那样:“一旦文明的发展终止,文化的魅力也就消失。这时,最辉煌的经济胜利和政治胜利也是不牢靠的,不完备的。”历史已充分表明,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决不是单纯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技术和资金就可以实现的。它更需要现代化的主体--人的素质的真正提高,需要人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人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充分施展,是经济起飞、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现代化的努力都有徒劳甚至失败的危险。因此,我一贯认为,经济建设一定要以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保证。民族复兴,首先是民族精神的复兴。如果把中华民族精神比作一轮明月,月映万川,那么一隅三济精神就是映月之一川。她不但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而且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把她发扬光大,不是歌功颂德、光宗耀祖,而是让她象阳光一样普照神州大地。作为一隅公的子孙,如实反映介绍一隅三济精神,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让我用《济阳里一隅公赞》来结束这篇纪念文章:赞曰:“身居一隅,心怀三济。阳光雨露,耀中泽里。”

2004年5月29日夜,月光似水。心潮澎湃,思如泉涌,蔡祖煌奋笔疾书于京东惠风居

作者资料:蔡祖煌  男,1934年9月出生。上海青浦县人。青浦解放后最早的留苏学生。汉族。大学学历。俄、英语均可读、听、说、写。中科院地质所研究员,中科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常委。主持创建地震流体地质学,积极参与创建资源环境水文地质学的活动,提出海水入侵的动力学理论,用同位素方法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对科研成果进行哲学概括,提出理智功利主义的哲学主张,在“21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学术座谈会上交流《用思想文化建设保证经济建设、以理智功利主义推进理性复兴》的论文。致力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业余研究哲学(含逻辑学、美学)、科学学、文化学、语言学、人口学等。已出版的主要著述有《地震流体地质学概论》、《资源环境水文地质学纲要》、《资源环境水文地质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海水入侵的基本理论及其在预测入侵发展过程的应用》、《整体观念与全球主义》、《京剧的中和大成理论》等。参与主编《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研究》、《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研究》、《水资源开发与环境》等论文集。即将出版的著述有《中国地下水资源与有关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英文)、《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待刊的有《矛盾成因论》、《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学说》、《关于表达和领会的学说》、《状态论》、《物理逻辑学初探》、《因明三化》、《文艺总风格》、《统一世界语言》、《人口八题》等。  

编辑:朱家角
一隅小学的最后辉煌
朱家角珠溪园内外三棵百年古树

朱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