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通儒王昶
2012-07-08 来源:朱家角
王昶,字德甫,清代松江府青浦人(今上海朱家角人),是乾嘉时期著名的儒者、金石学家、朝廷重臣,又是领一代时风的诗坛祭酒。
博观约取
康有为的关门弟子易宗夔在《新世说》中写道,王昶“邃于经,健于文,富于诗词,精于考证,达于政治韬略,穷研于性理,又北至兴、桓,西南出滇、蜀外,所过名山大川,皆足开拓胸心,增长识力”,可谓通儒也。
王昶秉持儒家“博观约取”之理念,主张“博”是入学的门径。他钻研汉儒之学,又不存汉儒“古今文之争”的门户之见:学《诗》宗毛公,学《礼》宗郑玄、贾公彦,学《易》则宗王弼,重义理,也重象数。
不同于当时许多学者只钻研汉学而排斥宋明理学,王昶也钻研宋明理学,“言性道则尊朱子,下及薛河津(明代早期著名的思想家,清人视他为‘朱学传宗’)、王阳明诸家”。在宋明理学中,他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亦不厚此薄彼。
王昶年轻时,受教于沈潜德。乾隆十八年,沈潜德把王昶与钱大昕、王鸣盛、吴泰来、赵文哲、曹仁虎、黄文莲的诗选编结集为《七子诗选》。这七人也被称为“吴中七子”。
沈潜德出题《韩蕲王庙》(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墓)以试诸生。王昶作诗:韩蕲古庙傍城东,残碣犹书旧日功。半壁江山留战迹,一家妇女尽英雄。中朝冤狱悲三字,绝塞蒙尘痛两宫。驴背归来何限恨,灵旗日暮卷秋风。
王昶诗论继承和发扬沈潜德的“格调论”,认为诗歌应该根柢于学问:“吾之论诗,曰学,曰才,曰气,曰声。”在诗教思想上,强调“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应“温柔敦厚,斯为极则”。
他还认为,要写好文章,必须对儒家的经典与历史事实有深刻的把握与理解:“然时文(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古文不同者如此,似同而实不同又如彼。惟足下自是绝笔不为,湛于经史,以养其本,久之后达,则取于心而注于手,得其真也必矣。”创作要熟而后工,“作文,词不患不富,要归于峻洁”。
“金石之学,上必本于经,下必考于史。”金石学始于宋代,而盛于清代,形成目录、考证、纂辑三大学术传统。王昶的《金石萃编》是纂辑体的集大成之作。
一方面,王昶与当时的金石学者,如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阮元、吴式芬、黄易、吴荣光等人进行广泛交游,探讨金石文字、考证碑文、寻访著作。
另一方面,王昶整理自己的家藏,通过亲属、僚友、门人而获得金石拓片,并利用游历、公事之暇到全国各地寻访,尽一己之力完成了这部皇皇巨著。
《金石萃编》成书于嘉庆十年,共收录1079通金石碑刻。其中,历史事件类碑文(包括记功碑、人物碑传)368通,墓志铭(包括墓志、塔铭)192通,造像记84通,题记12通,刻石(包括诗刻)44通。
参与编著的钱坫在“跋”中称,该书“体大思精,海涵地负,集众说之异同,正史文之伪缺,实为向来金石家所未有”。
达官重臣
王昶三十岁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宦途遍及北京、江西、直隶、陕西、云南等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即“两仕江西,一仕于秦,三年在滇,五年在蜀,六出兴桓而北,以至往来青、徐、兖、豫、吴、楚、燕、赵之境”。
王昶官运亨通,先后担任过刑部尚书、鸿胪寺卿、大理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直隶按察使、陕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江西布政使。
1768年,两淮盐运使提引案发,王昶与好友赵文哲因“语言不密”而被革职。然西南方向正处于战争胶着状态,兵部尚书阿桂时任定边右副将军,负责征讨缅甸。阿桂素知王昶办事干练、学识丰赡,便延请王昶为幕僚,随军赴云南。
王昶在军中颇有建树,由戴罪之身擢升为吏部考功司主事,不久又升任员外郎。边缅战事处于尾声之际,温福取代阿桂为总督,王昶仍留在军中任职。此时,四川大小金川发生叛乱,清廷派温福由云南赶赴四川督战平乱。温福向朝廷请旨,以王昶熟悉军务及边情为由,请携其同往四川。
军旅生涯让王昶身心俱疲,“其间历毒阳、陷泥淖、厉怒湍、逾重阻、险恶万状,非耳目所恒闻见……备阅艰苦,精神消耗过半矣”。乾隆皇帝在战后称“久在军营,著有劳绩”,加王昶军功十三级,赐宴,提拔为鸿胪寺卿,赏戴花翎。
难能可贵的是,王昶每至一地,即记录当地山川地形、风土人情。这或许是受到明代戍滇状元杨慎的启发,杨慎把从湖北出发至云南的旅程逐日进行记录,写成了《滇程记》。王昶则有《滇行日录》《征缅纪闻》《征缅纪略》《蜀徼纪闻》《商洛行程记》《雪鸿再录》《使楚丛谭》《台怀随笔》八种,后被编成《春融堂杂记》。
71岁那年,王昶获得允准,辞官返乡,居住在泖湖渔舍(又称三泖渔庄)。泖湖鱼庄位于朱家角恒春桥北,门前是溪流,远处是南湖,从鱼庄能眺望湖中的打鱼船,桥南垂柳蓬葺,一派江南水乡风光。现在泖湖渔舍已经物是人非,但恒春桥还在。
对王昶而言,这段隐居生活用“晓来网得淞江鲈,尊有清酒饭炊菰”“坐观吴越雨山秀”来形容是颇为妥帖的。乾隆六十年,他返京参加次年的嘉庆登基庆典及千叟宴。
王昶晚年主要在整理自己的著作,准备刊刻《湖海诗传》《湖海文传》《春融堂集》等,后《湖海诗传》刊刻于嘉庆八年。同时,他还主持了娄东书院、敷文书院,担任过诂经精舍讲席。
徐恺(作者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
编辑:朱家角
● 民国时期朱家角地区报纸
● 王昶年谱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