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8
朱家角实业家蔡承烈,字一隅,镇民和其后人都尊称他为一隅公。不同于镇上其他名门望族,祖上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原始积累,他自己也没读到多少书。但日后却是富甲一方,并实现了从实业家到慈善家的转型。 蔡承烈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作为第三代长子,年少就开始协助父亲经营油坊。但父亲有眼光,送他去苏州钱庄学生意,这使他开拓了眼界。学成归来后,便决定创建新油坊。光绪五年(1879年),镇上最大的聚元号油车坊开张了,地点就在放生桥南堍东面的一片荒凉开阔地,时年蔡承烈二十六岁。 油坊里......
详情
2012-12-28
到上海旅游,如果不去一次水乡古镇朱家角,领略一下那里江南水乡的风华古韵、确实是一种遗憾、说来惭愧,我身居上海,却一直没有去品味一下身边的古镇。我决定这次去古镇。一定要好好端详一下她。我从市区乘旅游大巴,沿着318国道一路西行,不知不觉远离了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公路两侧,渐显河港交错。空气湿润润的,蓝天绿树间,陆续显现出几个现代化集镇,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古镇未家角到了。 北大街和百年老店 我径直先去旅游公司拜会雷家麟老先生,82岁的他是原青浦区人大常委,政协......
详情
2012-12-27
朱家角起源于崧泽文化的滋润,是上海工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从漕港滩到上海滩,从北大街到南京路,演绎了上海的商业历史和城市精神 说起上海青浦(1999年撤县建区,现称青浦区),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据考证,早在7000年前青浦已经成陆,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沧海桑田,千年巨变,而今,青浦流传着众多佳话。 漕港滩上海滩因缘 不妨说说朱家角。从高楼林立的市区来到位于淀山湖畔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民间藏书之乡、都市水乡朱家角,诚如穿过时光隧道,百年上海的历史画卷扑面而来。......
详情
2012-12-27
青角薄稻包括太湖青、铁梗青、芦梗青三个优良稻种。因其盛产于青浦、朱家角一带,又以谷粒饱满、壳薄出十率高、十质优良而得名。 青角薄稻的特点是粘性适度、晶莹透亮、清香可口。米粒均匀齐整,板子薄阔,烧饭煮粥,均粘性适中,吃口香糯松软。用水磨粉制成年糕,口感爽滑,粘而不裂。十粒半透明,绿莹莹,亮油油,煮成饭,有光泽,如玉色。青角薄稻叶香、米香、饭香,是一种清香型的米中极品。 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介绍:香稻一种,取其芸香,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据地方志书记载,在明清两朝,青角薄稻纯......
详情
2012-12-27
仅以小桥流水人家形容上海一角朱家角,未免模糊了它的个性。 朱家角,旧称珠里,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又是上海近代工商重镇。 清代嘉庆年间成书的朱家角镇志《珠里小志》中:百工皆谓之手艺,又曰生活,又曰行业。是朱家角人的生活写照。 苏州河里朱家角的米船未到,上海市的米价就定不下来,俗称朱家角米价涨跌一分,市场米价就要抖三抖 历史上的朱家角,是江南以米业为主的商业巨镇。因着便捷的水路交通,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当时已有三泾(朱泾、枫泾、泗泾)不如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