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汪一鹏:为地球诊脉 现年79岁的汪一鹏,1941年1月生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东湖街陆家弄一户汪姓的普通居民家里,排行老三。1.63米的个头,谢顶的脑门,一副金丝边眼镜后面闪烁着睿智的目光,给人以南方学者的儒雅风度。2010年12月30日,在古镇朱家角的四方旅社,笔者有幸拜访了从北京回乡探亲的汪一鹏。同是家乡人,谈话亲切而自然。天南海北的杂侃中,聊得最多的自然是家乡的变化和家乡的人。而我最关心的仍是汪一鹏不平凡的经历。 汪一鹏自小对地质情有独钟。平时最喜欢上地理课。记得在高中二年......
详情
2022-03-02
汪一飞:历史只存在于记忆中 在汪氏三兄弟中,笔者与之见过面的有老二汪一飞和老三汪一鹏。 2005年,汪一飞退体后受聘在上海编辑《创业周刊》时,到我工作的朱家角投资公司联系工作。谈及家事,一飞很坦然地说,我也是角里人,我惊讶之佘,谈话也自然了许多。2009年,我也退休了。一飞趁休假专程从上海来看我。同是角里人,谈话很投机。他向我谈了许多令人感慨的往事。 三兄弟同年考上大学。令人激动 1957年8月25日,邮递员走进陆家弄汪家门口,喊一声:汪一飞,汪一鹏!睡意朦胧中的......
详情
2022-03-02
在陆士谔的故乡,上海青浦朱家角,在陆士谔的故居,朱家角陆家弄里,还住着一家姓汪的普通人家,三个儿子在五十年代的第七个年头,同时考上了名牌大学,成了当时轰动乡里的一件大事。被里人称为汪氏三杰。 汪氏三兄弟,老大汪一鸣,老二汪一飞,老三汪一鹏。三兄弟在1957年一年里同时考取大学。一鸣、一鹏考进了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一飞考进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在镇上传为佳话。那一年,高招人数,比前二年减少,落榜人数比例很大。一飞读的松江一中,只考取 三分之一,一鹏念的江苏省松江中学也只考取三分......
详情
2022-01-25
位于北大街闹市的俱乐部茶馆,(解放后曾一度改名为江南第一茶楼)。它创建于清末(公元1911年),正式名称为俱乐部公记。由叶鸿泉,於士卿和夏瑞良三个老板合股,轮流坐庄, 直到解放。它是青浦区内最大、最有名气的一家百年老茶馆;那是一家三开间门面,三四排进深的二层楼房。拱形红砖灰墙,底楼为浴室,当时茶馆扶梯右侧为老虎灶,专供茶水;左侧由点心名师馒头金根开设点心店,经营生煎、蟹壳黄、蟹肉烧卖、蛋丝汤包等时令小吃,朱家角小吃的名声即由此开始。沿中门扶梯拾级而上,是二楼茶馆前后厅堂,可摆......
详情
2022-01-21
时间飞快流逝,2022新春的气息早已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马上就要到春节了。 新年,从第一缕阳光开始 太阳升起,唤醒沉睡在夜色中的古镇,新的一天悄然而至。冬日、古镇、日出组合在一起,浪漫至极,安静祥和。 早上的古镇静谧,柔和,慢节奏光滑的石板路,淙淙的流水,人都跟着慢了起来,干净了起来。房屋爬满岁月的皱纹,这里的时光很慢,这里的风很轻。 来这里,卸下疲惫,在这静谧的江南古镇里,寻回初心。若是雨天,细雨从檐上翘角聚多而滴,它们跌落下来,打在地面上,溅起一小点水花,碎了、散了、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