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过去的朱家角,也就是沪郊的朱家角。路人相见,问个路、借个火,举手招呼:师傅。这是尊称,是打招呼的首用语。师傅传授吃饭家什(手艺),是可以养家糊口的。角里人信奉荒灾年饿不死手艺人,手艺比文凭更金贵。那时的师傅远比老师吃香。技工凭手艺吃饭,是铁饭碗。有些人一旦退休,黄老就变老黄。黄老是尊称,老黄是俗称,而老师傅的老,不是老黄的老、老朽的老,而是老头子的老。老头子在场面上是可以摆闲话的。摆闲话,就是一锤定音;又叫一句闲话。老师傅敢与老板发火: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其他人敢吗? 改革开放......
详情
2021-11-25
秋末初冬的古镇里还残留着秋日限定色,仅仅几天之隔,银杏与枫叶的颜色就深了几度,满地的枯叶更加憔悴,渐渐越发萧瑟。再往深处走,背后却是明亮的绿和黄。 同一时刻,另一侧的水面绿意盎然,阳光正好、树影婆娑,就这么,在朱家角看到了四季的颜色。 今年的冬天忽然而至,秋色竟未急着褪色。路旁,树叶还未落尽,阳光尽情洒在身上。 当你转身,视野伸向路的尽头,两侧的红叶热情鲜活,树下堆满一地红黄, 踩在上面,沙沙、沙沙,是干枯树叶破碎的声音! 现在,古镇城隍庙里金黄的银杏已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详情
2021-11-21
每一次胶卷拍摄,都像在等待一场期盼已久的惊喜。在没有拍完所有胶卷,没有把它送去冲扫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拍的是好是坏,是否对好焦?是否调好感光度?直到看到照片出来的那一瞬间,总是能收获一阵惊喜和感动。 还有这些漏光,也许会毁了照片,也可能会为照片加上更加美妙的色调。 胶片里的古镇,像是被时光眷顾一般,一切都变得深沉而温柔。既然时光留不住,那就透过胶片,让底片珍藏下这些美好的记忆吧。 胶片的色彩温柔如水,似乎一切都被诗歌洗礼过一般,静静地停留在那里,不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也不在乎岁......
详情
2021-11-17
明清以来朱家角商业繁盛、科第不绝,至二十世纪前叶,全镇坐商达千户之多,同时开文化之新气象,全镇自办报纸20余种。各大商号在报纸这种新兴媒介上开展各式宣传,报社亦成立广告社,负责商业广告的策划宣传。永泰元、支万茂、恒大等商号长期同时在数家报纸上登录广告,这些商业赞助成为维系报纸生存的重要力量。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织起一张张美丽画卷,如今仍可以从这些幸存的报纸上,领略朱家角往日的繁荣与兴盛。 以物美价廉为导向 创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老字号永泰元,采用了登报的新潮方式来宣......
详情
2021-02-28
古人云:箫者心声。箫的音调,凄婉悠远,如歌如诉。从周商礼乐,到汉唐宫廷,这发端于远古骨哨的乐声,吸收了太多来自大自然的灵性,修炼出一种远在深山,如入幽谷的空明气质。它的演奏者,是一位来自闽南客家的箫笛艺人邱三白。 少年邱三白的音乐启蒙从一部古书、一支简易的竹笛开始。在闭塞的客家山寨,音乐陪伴了他整个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直到他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大山,走进高校,走到上海。 横吹笛子竖吹箫,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笛箫一直是同根同源的存在。在长期不断的演化中,才以吹奏方式的不同加以区分。......
详情